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肉类病原体检查研讨会职业培训讲者年羹尧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1-27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22
核心提示:北京海关技术中心研究员,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委员,参与制定食品安全微生物限量标准GB29921,主要负责肉类产品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限量的制定;在工作中,长期从事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建立等方面的工作。承担省部级课题20余项,制
北京海关技术中心研究员,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委员,参与制定食品安全微生物限量标准GB29921,主要负责肉类产品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限量的制定;在工作中,长期从事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建立等方面的工作。承担省部级课题20余项,制定国家及检验检疫行业标准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9项。

本课程结合实操视频生动讲解了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食品微生物检验系列知识,包括食品微生物卫生指标菌的检验方法、意义、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几种重要的致病食源性微生物介绍、检验方法及检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适合各个层次的检验人员学习观看。

 

第一讲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检验

本课程介绍了“菌落总数”作为卫生指标菌的作用和局限性,及其检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结合视频详细的对检验的各个主要环节进行了讲解和示范。

 

第二讲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验

本课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什么是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区别,以及MPN方法的原理,使广大检验员了解MPN方法的局限性,并结合视频对大肠菌群的不同检验方法进行讲解。

 

第三讲 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计数

本课程对霉菌和酵母菌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霉菌和酵母菌的主要区别,以及检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讲 什么是沙门氏菌

本课程主要介绍沙门氏菌的基本知识,包括沙门氏菌的发现、沙门氏菌的生理特性、典型生化反应及其原理、以及目前沙门氏菌病世界范围的爆发流行情况。

 

第五讲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

本课程讲解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方法原理、快速方法及其原理和检验过程中注意事项,并结合视频演示血清凝集试验。


第六讲 食品中肠杆菌科的检验

       本课程详细讲解肠杆菌微生物生物的特点,肠杆菌科微生物与大肠菌群间的关系,肠杆菌科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肠杆菌科微生物的共性,并介绍了肠杆菌科微生物分类演化,及其作为卫生指示菌的意义;本课程利用大量图片和视频详细讲解了食品中肠杆菌科平板计数法和MPN计数法,并对检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归纳。

第七讲 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计数
        本课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了肠杆菌、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间的关系,大肠埃希氏菌的理化特性,本课程以穿插图片和视频的方式详细讲解了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计数平板计数法和MPN计数法的操作和原理,并总结归纳了检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第八讲+第九讲   什么是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本课程利用2节课的时间介绍了肠杆菌科、大肠杆菌属、以及致泻性大肠杆菌之间的关系;并着重介绍了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pathogenic E. coli (EPEC)、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 enterohemorrhagic (Shiga toxin-producing) E. coli (EHEC/STEC)、肠埃希氏菌enteroinvasive E. coli (EIEC)、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aggregative E. coli (EAEC)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enterotoxigenic E. coli (ETEC)的发现历史、分类、致病性、致病原理、流行病学和检测技术等相关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将对EPEC、EHEC/STEC、EIEC、EAEC和ETEC的致病特性、专有致病基因等内容有深入了解,并学会如何区分,以及采用什么技术来检验食品中EPEC、EIEC、ETEC、STEC / EHEC、EAEC这几种大肠杆菌。

 

第十讲  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验(三)

       本课程主要讲解GB4789.6检验方法,用9株参比菌株作为实例,从传统方法的分离鉴定,到PCR方法的确认,对该方法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对PCR反应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第十一讲 食品中E. coli O157:H7/NM检验

本课程主要讲解GB4789.36检验方法,重点介绍了由大肠杆菌O157引起的疾病,及该疾病的传播方式;对改良EC肉汤的成分,各成分的主要功能进行了详细讲解;详细讲解了检测过程,及在检测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步骤。

 

第十二讲  李氏杆菌病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本课程详细介绍了李氏杆菌病的发现历史和命名,引起李氏杆菌病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个体特性,及其对不利生存环境的超常耐受性,详细讲解了为什么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对动物和人类具有“致死性”,是什么导致李氏杆菌病的不易诊断,那些人是易感人群,易感人群特别是孕妇如何预防李氏杆菌病的发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会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具有一定的了解,帮助你预防李氏杆菌病,对于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有很大帮助。

 

 第十三讲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GB4789.30

本课程主要讲解GB4789.30检验方法,详细介绍本标准中3个检验方法的使用方式。比较了LB1/LB2,Fraser肉汤,以及FDA BAM增菌液三种增菌液配方,每个抑制成分的功能;采用大量真实照片展示李斯特属不同种在PALCAM选择培养基上的特性,羊血平板溶血特性,协同溶血实验等,本课程可以很好的引导你开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第十四讲  霍乱

本课程生动的介绍了霍乱在世界上的七次大流行,及其所造成的深远影响;三位科学家John Snow、Robert Koch和Filippo Pacini在研究霍乱疾病中做出的巨大贡献;讲解了引起霍乱疾病大流行的病原体霍乱弧菌的个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所致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第十五讲  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和弧菌检验

本课程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弧菌属进行概况性介绍,包括弧菌属生存环境、致病性、分类、形态生理特性等内容;第二部分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讲解,包括其生理生化特性、血清分型、致病机理等内容;第三部分对创伤弧菌进行讲解,同样内容有生理生化特性、致病性、致病机理等内容;第四部分 GB4789.7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主要讲解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验,对霍乱弧菌和创伤弧菌的检验液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第十六讲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检验

本课程详细讲解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其所引起疾病的类型,讲解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产生毒素的种类和作用;介绍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的危害,其在医院、食品加工人员和食品中的发生概率。讲解了GB 4789.10检验方法,在该课程的最后还介绍β溶血、α溶血和γ溶血的小知识。

 

 第十七讲 志贺氏菌及其检验

 本课程通过几起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志贺氏菌中毒时间,详细讲解了志贺氏菌病的特点,包括宿主范围、感染计量、传播途径,毒力因子,以及如何预防志贺氏菌病的发生;对引起志贺氏菌并的志贺氏菌属的微生物个体形态、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科学的描述,并对GB 4789.5-2012国家标准的检验方法逐条进行解释。

 本讲座图文并茂,语言清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将掌握志贺氏菌的基本知识和检验技术。


第十八讲 蜡样芽孢杆菌及其检验

本课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蜡样芽孢杆菌发现历史、生物学特性、分类地位、与其相关的食品;详细描述了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类型,及其各个类型的特点和发病的感染计量,并对蜡样芽孢杆菌产生的毒素进行了介绍;蜡样芽孢杆菌的检验依据GB 4789.14进行讲解,着重介绍了如何区分蕈状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将对蜡样芽孢杆菌及其致病性具有一定的了解,并帮助您提高相关检验技术。


 
关键词: nbsp 检验 杆菌 课程 讲解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肉类病原体检查研讨会职业培训讲者年羹尧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