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槽冷热冲击试验箱适合:电子芯片IC、PCB、半导体陶磁及高分子材料之物理性变化试验。
高低温液体槽内采用强迫搅拌对流方式。
液态冲击试验箱采用全自动上下左右位移机构移动试料篮至预热、预冷槽,往返冲击方式。
氟油采用单一相同液体于高低温槽内,降低经常换液体之成本。
采用原装大型液晶LCD中文/英文显示温度可程式微计算机控制器。
本设备配合现场需要,可选择水冷或气冷之冷却方式。
提篮移动时间为10秒内。
工作原理:自动机械温区转换系统,利用高温液槽(预热区)及低温液槽(预冷区)预先升降温储存能量,依试验动作需要通过控制机械移动式试料盒(试验样品放置区)快速移动到低温液槽或高温液槽的方式,达到快速冷热冲击试验。平衡调温控制系统(BTC),温度程控器结合制冷系统的冷量输出或加热系统的热量输出,同时通过PID算法控制加热系统产生相应的热量输出或通过智能调整制冷容量控制制冷系统的制冷量输出。冷、热量经特殊设计的液态流体的传输,均匀的分布液态试验区,使维持所设定的液态试验区温度之冷热量损耗持续得到补偿,从而达到快速平恒调温。
液槽冷热冲击试验箱技术参数:
型号
SE-EN6033
SE-EN5033
工作室容积(L )
2.6
4.5
试料盒尺寸(mm)
120 120 180
150 150 200
液槽内尺寸(mm)
250 350 400
280 380 420
高温液槽温度范围
+60℃~+200℃
低温液槽温度范围
-80℃~0℃
液态冲击温度
-65℃~0℃/+60℃+150℃
液槽转换时间
10s
温度波动度
0.5℃
温度均匀度
2.0
温度偏差
2.0
工作方式
自动机械悬架上下左右移动至高低温液槽
外壳材料
冷轧钢板喷粉
内胆材料
SUS316
保温材料
聚胺脂泡沫
制冷机组
半封闭制冷机组
冷却方式
水冷
安全装置
超温保护 压缩机缺油/超压/超载保护 风机超载保护 电源故障护
加热器短路保护
选配件
远程监控计算机及软件 打印机 增加的搁板 特殊的试样架
液态冲击试验箱执行标准
GJB 150-86 GB 2423-22 MIL-STD-883 MIL-STD-202F
相信很多朋友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膨胀阀后面结霜!那么为什么会结霜呢?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往下看。
讨论分析
1、有人会首先考虑是不是膨胀阀堵了或者开度过小。
2、还有些人会考虑是不是风机存在故障导致的。
3、当然还有人会从结霜方向去分析。
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朋友想到的一部分原因。 总结一下,关于制冷系统结霜的方向。大家都知道,结霜方向是有分方向的,主要有 以下两种:
从压缩机回气口开始逐步向蒸发器方向结霜。
从膨胀阀向蒸发器方向结霜。
分析一下这两种结霜的不同,造成的原因却 是相反的,所以朋友们在排除问题的时候, 不能只看到膨胀阀、蒸发器、回气管结霜, 也必须要分清结霜的方向。
一、回气口开始结霜
回气口开始结霜,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1、制冷剂方面
原因就是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多了,造成蒸发不完全,所以在回气管还在蒸发,吸收吸气管的热量,所以回气管首先结霜。
造成的原因有:
1、制冷剂过多;
2、膨胀阀开度过大;
3、蒸发器方面
蒸发器不能正常吸收热量,或者是蒸发器产生的冷量无法被带走,就会造成蒸发不完全,制冷剂在回气管继续蒸发吸热,导致回气管结霜。
表象为回液温度及压力正常或略偏低,由压缩机回气口开始逐步向蒸发器方向结霜,时间长后自压缩机回气口至蒸发器和节流阀至蒸发器区段全部结冰,最后出现低压。
造成的原因有:
1 、看看空气过滤网是否干净;
2、看风机转速是否正常;
3、蒸发器是否干净;
4、送风系统有没有堵塞;
二、膨胀阀开始结霜
膨胀阀后面结霜,主要从以下三点分析:
1、制冷剂偏少(泄漏)
冷凝器回液温度偏高但压力不高,由节流阀处开始逐步向蒸发器方向结霜。
2、膨胀阀开启度过小
冷凝器回液温度和压力正常或略偏低,由节流阀处开始逐步向蒸发器方向结霜。
3、要检查视液镜
看制冷剂情况,翻泡严重,可能是系统泄漏;视液镜内制冷剂不冒泡或很少冒泡,可能是膨胀阀开启过小,或者堵塞,一般在堵塞处前后会有较大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