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之中俄加盟!合作促进国际间水星教学科研南站广为合作关系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20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34
核心提示:时事热点 《流浪地球》里的俄罗斯人Markarov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俄罗斯人在太空是无敌的!”虽然是自我调侃,但是也反应了俄罗斯在太空领域的科技发展水平和自信程度。   近年来,我国在航空
时事热点 《流浪地球》里的俄罗斯人Markarov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俄罗斯人在太空是无敌的!”虽然是自我调侃,但是也反应了俄罗斯在太空领域的科技发展水平和自信程度。
   近年来,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仅2020年关于航天科技突破的好消息就不时传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并携带1731克月壤样本成功返回;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队的成功首飞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的序幕……
   3月9日,中俄两国强强联合,准备共同开发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
   据国家航天局网站信息,3月9月,经两国政府批准,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罗戈津通过视频会议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广泛合作,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和国际伙伴开放,加强科学研究交流,推进全人类和平探索利用太空。
   秉承着大国责任与共同发展的态度,我国一直致力于推进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国国家航天局已经先后与44个国家航天机构、4个国际组织签署超过140多项空间合作文件;建立了18个航天合作机制;深度参与联合国外空委等18个国际组织工作。
   在其他科研领域,我国也始终坚持开放合作状态,欢迎各国科学家与科研机构共同探索未知。如被称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将在2021年4月1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不仅用于我国对地观测,同时也为国际减灾救灾提供遥感服务。
   在此次与俄罗斯签署的备忘录中合作建设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将会作为长期自主运行的综合性科学实验基地,以便进行月基观测、基础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以及对月球自身探索和利用等多学科多目标科研活动。
   虽然科技的发展水平是现代国际竞争中各国的国际地位主要衡量方式之一,但是只有开放与包容才能真正实现和平发展与国际共赢。中国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拥抱世界的自信与担当。
 
关键词: 国际 航天 nbsp 国家 罗斯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之中俄加盟!合作促进国际间水星教学科研南站广为合作关系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