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成功率高高达90% 新科技助力陆上钻探提前完成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20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45
核心提示:行业百态提到中国速度,高铁相信是颇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我国的高铁发展迅速,并在世界范围内都具备一定的代表性。时至今日,我国仍有不少高铁路线正在铺设,甚至,从结果上来看,说我们的铁路建设翻山越岭、过江跨海也毫不夸张。而当高铁在神州大地上驰骋
行业百态提到中国速度,高铁相信是颇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我国的高铁发展迅速,并在世界范围内都具备一定的代表性。时至今日,我国仍有不少高铁路线正在铺设,甚至,从结果上来看,说我们的铁路建设翻山越岭、过江跨海也毫不夸张。而当高铁在神州大地上驰骋的背后,蕴藏的是无数技术成果的不断支持。
   目前,我国正在建设预计是世界最长、设计标准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高铁跨海大桥——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而就在4月13日下午,该工程获得了阶段性突破,比计划提前两个半月完成了海上勘探工作,提前进入了大桥初步设计工作。
   海上勘探即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海洋状况、海岸口地质情况、海上环境进行勘查、探测,对于后期桥梁的设计规划,以及建设进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所处海域自然环境恶劣,勘探的难度和重要性也相对而言更重大了。
   在勘察的过程中,钻探是一项难度大、成功率低,却又十分重要的工作。钻探的目的是对于海底的地层剖面进行取样分析,有利于更好的了解海洋情况。而在此次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海域风速达39米/秒,浪高达6.87米,最大潮差近9米,最大流速达4.72米/秒,海床上部海相淤泥层厚度为20米到40米,还存在浅层气影响(数据来源:科技日报),因此,钻探工作的开展就更加困难了。
   据相关分析,如果采用常规的钻探工艺,一次钻探的成功率可能仅60%,不过,一项新技术的出现,成功改变了这一结果。据悉,地质勘探团队在此次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海上勘探中,使用了创新研发的“针状硬质合金肋骨式跟管钻探工艺”,而这项工艺不但能够将一次钻探成功率从60%提高到90%以上,还能节约每个钻孔的工时,不但帮助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海上勘探工作提前完成,更进一步的节省了勘探成本。同时,这也为以后相关工程的进行,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编辑点评:通苏嘉甬高速铁路是我国一条连接江苏省南通市、苏州市与浙江省嘉兴市、宁波市的高速铁路,是“八纵八横”规划中的主通道之一。而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说,由于铁路连接长三角一带的主要城市群,因此对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运输及经济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长度、速度以及地理环境给铁路建设带来的约束也非常多,如何克服困难,突破铁路建设以及设计上的难题也成为了其成功推进的关键之一。“针状硬质合金肋骨式跟管钻探工艺”的出现,为此次建前海上勘探提供助力的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为后续的建设工作提供了经验。相信随着近建设过程的不断推进,未来我们见证铁路诞生的过程中,还会看到更多的新技术,而无论是技术还是成果,都将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骄傲。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成功率高高达90% 新科技助力陆上钻探提前完成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