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第二十届中国专利特别奖银奖项目分析(695项)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01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39
核心提示:2018年12月,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揭晓。在本届专利奖中,除金奖30项、银奖59项外,获695项的优秀奖无疑是最受青睐的。对于发明人来说,要在众多评奖专利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而优秀奖正是他们登峰的索道,也引领着中国专利水平往更高处攀升。

  2018年12月,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揭晓。在本届专利奖中,除金奖30项、银奖59项外,获695项的优秀奖无疑是最受青睐的。对于发明人来说,要在众多评奖专利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而优秀奖正是他们登峰的索道,也引领着中国专利水平往更高处攀升。

  特此,对获本届专利优秀奖的项目作一个简单分析。

(一)获奖地区分析

在获本届优秀奖的695项专利中,有181项出自广东省,超过总量的四分之一,充分展现了其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其次是北京93项、江苏81项、浙江50项,以及山东、上海均超过了30项。显然,知识产权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新的竞争背景下,促进专利质量稳步提升、强化知识产权主体地位是各地区发展的关键。

(二)申请人分析

统计显示,获奖专利中超过三分之二是企业作为申请人,国内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这是必然的。一方面,在市场、资金和政策等有利环境下,我国企业的创造活力争相迸发;另一方面,企业比其他单位更加重视专利带来的市场价值和利益。

  另外,在众多申请人中,虽说占前排的来来去去都是那几家大企业,但也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跻身入围。它们遍布大江南北,所处领域也千差万别,但无疑都在某一个创新环节中不断钻研、攻克艰险,并对社会产生了实质价值,才能从成千上万竞争对手中分得一杯羹。

  因此,决定企业命运的一直是企业自身,只有注重技术创新,并对其充分运用和保护,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三)获奖专利领域分析

据图表显示: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和电子信息四大领域占了优秀奖专利领域的90%以上。不难看出,这些领域都与民生息息相关,在未来将会往更细化、更深层的方向发展。

  (四)获奖专利利用分析

专利权许可是专利权人依法允许他人实施其专利,获得权益的制度,从侧面可以反映专利的利用程度。在695件获奖专利中,只有42件是发生过许可的,仅占6%;而其中在17年、18年备案的许可又占了一半以上。我们不难想象,这些跻身国家奖项的优秀专利尚且如此,对于全国发明拥有量160万件来说,利用率则更加有限。

  (五)总结分析

专利优秀奖作为数量设置最多的奖项,对于中国专利奖的分析具备代表性意义。

  1、参评的专利较少。2018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154.2万件,拥有量达160.2万件,而据悉每年申报专利奖的只有2000多件,仅占0.1%。就专利质量而言,有申报条件的其实远不止这个数目,可见专利奖只是极少人关注的事情。

  2、申报主体单一。在每年申报的权利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常驻”的,抛开国家电网这些大型国企或单位不说,华为、美的、格力等强企一定会反复出现。而剩下的企业,多半也是参评过多届的“资深选手”,可见许多企业仍然处于不知情的状态。

  中国专利奖作为知识产权的至高荣誉,是对一个企业知识产权实力的认可,也是对其科技创新能力的肯定,正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推崇。大到国家航天,小到一支笔芯,其实都能创造出无限可能,只有真正理解创新、敢于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创新。

  中国专利奖,其实并非遥不可及。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第二十届中国专利特别奖银奖项目分析(695项)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