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光学仪器亚太区成效决选 教育机构双一流高等院校得奖者!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22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26
核心提示:日前,中国激光杂志社在上海浦东召开 “2017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发布会,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等机构的20项成果获此殊荣,其中基础研究类与应用研究类各有10项。获奖名单如下:  10项入选基础研究类重大光学研究进展分别

  日前,中国激光杂志社在上海浦东召开 “2017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发布会,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等机构的20项成果获此殊荣,其中基础研究类与应用研究类各有10项。获奖名单如下:

  10项入选基础研究类重大光学研究进展分别是:

  清华大学电子系黄翊东教授团队刘仿副教授研制出片上集成自由电子光源,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无阈值切伦科夫辐射;

  清华大学电子系宁存政教授课题组将单层二碲化钼和硅基纳米臂腔结合,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室温运转的二维材料纳米激光器;

  北京大学发现的光子动量转换的“混沌高速路”;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发的全光驱动、产生强太赫兹辐射的“微型波荡器”;

  南开大学利用寡聚物材料的互补吸光策略构建的具有宽光谱吸收特性的叠层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

  中山大学合作设计能谷光子晶体,获得新型能谷-赝自旋相互作用,并实现了赝自旋和拓扑调控;

  东南大学在开放系统中实现宇称-时间对称的量子行走,并观测到新型一维拓扑保护边界态;

  国防科技大学的广义磁反射镜;

  华中科技大学基于轨道分辨高次谐波光谱的阿秒尺度分子核动力学探测;

  南京大学发现三维狄拉克半金属薄膜材料可作为制备高性能中红外脉冲激光器的理想开关材料。

  10项入选应用研究类的光学研究进展分别是:

  北京大学研制成功新一代微型双光子荧光显微镜;

  浙江大学首次实现纳米照明片上大视场无标记远场纳米显微成像;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制成功分子自旋光伏器件;

  华中科技大学研制的基于非铅钙钛矿单晶的X射线探测器;

  浙江大学合作实现亚波长全光模拟运算;

  中科院新疆理化所成功研制新一代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研制成功硅基集成大范围连续可调光缓存/延迟芯片;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实现超材料吸收器结构与微流通道一体化集成的折射率传感器方案;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提出了基于有机回音壁微腔的隐藏光子学条形码的概念和设计方法;

  北京交通大学在超窄带响应的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的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光学仪器亚太区成效决选 教育机构双一流高等院校得奖者!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