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两办:发生变化现状将科学论文、计划等与专才称赞单独浮动的举措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23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32
核心提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对科技人才、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人才、教育人才、医疗卫生人才、技术技能人才以及企业、基层一线和青年人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对科技人才、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人才、教育人才、医疗卫生人才、技术技能人才以及企业、基层一线和青年人才的评价机制改革列为重点领域,其中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改革被列为首位。

  对于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意见》指出:

  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目标,结合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以科研诚信为基础,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对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着重评价其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能力、成果的科学价值、学术水平和影响等。对主要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人才,着重评价其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取得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等。对从事社会公益研究、科技管理服务和实验技术的人才,重在评价考核工作绩效,引导其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支持能力。

  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突出评价研究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贡献。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项目、经费数量等与科技人才评价直接挂钩的做法,建立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

  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适应科技协同创新和跨学科、跨领域发展等特点,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团队评价办法,实行以合作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的整体性评价。对创新团队负责人以把握研究发展方向、学术造诣水平、组织协调和团队建设等为评价重点。尊重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杜绝无实质贡献的虚假挂名。

  科技人才评价制度一直受到广泛讨论,去年SCI被卖的消息传出之后,几家国外期刊和部分高校就提出要淡化SCI在人才评价制度的作用,国内虽然没有实质性响应单位,但是关于SCI评价是否公平,如果SCI取消之后我们能否找到更公平的评价方式等讨论不绝于耳。此次《意见》指出,要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突出评价研究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贡献。

  也许不久的将来,“以SCI论英雄”的时代将会过去,科技人员的重要发现可以有时间将其变为论文、专利和现实,而不仅仅是一些“纸”。

  相关链接:《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两办:发生变化现状将科学论文、计划等与专才称赞单独浮动的举措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