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清华大学高嵩系主任一篇Natural短文之中,原为马尔文看到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25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32
核心提示:《自然》杂志是一份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国际综合性科学周刊。在为数众多的综合性科学期刊中,《自然》杂志被引用的次数名列世界第一。  2017年1月23日,中山大学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嵩教授在《自然》上发表了名为MFN1 struc

  

  《自然》杂志是一份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国际综合性科学周刊。在为数众多的综合性科学期刊中,《自然》杂志被引用的次数名列世界第一。

  2017年1月23日,中山大学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嵩教授在《自然》上发表了名为MFN1 structures reveal nucleotide-triggered dimerization critical for mitochondrial fusion的文章,提出Mfn1介导线粒体栓连的机制性模型。

  其在实验过程中,应用到相关马尔文产品。

  光散射方法对分子量的研究:

  所有提供的蛋白质样品均采用凝胶过滤色谱柱连接Malvern生产的直角光散射-示差双检测器阵列来检测绝对分子量。对于每一个实验,在测试之前,样品都需要与对应的配体在25°C下培育6小时。色谱柱流动相采用20mM HEPES,pH7.2,包括30mM NaCl,5mM MgCl2和1mM DTT。数据通过OMNISEC软件进行分析,所有的实验至少重复两次,确保数据具有令人信服的一致性。

  核苷酸结合研究:

  25°C下,MFN1IMC和突变体对鸟嘌呤核苷酸的平衡解离常数采用Malvern生产的MicroCal ITC200型等温滴定量热仪测量。2mM核苷酸对应60~80uM蛋白,逐步滴定到2ul。缓冲液采用20mM HEPES,pH7.5,包括150mM NaCl,5mM MgCl2和2.5mMβ-ME。对每一次测试引起的热量变化进行积分处理,数据使用Origin7软件中的标准单点结合模型进行拟合。所有的实验至少重复两次,确保数据具有令人信服的一致性。

 
关键词: 实验 采用 数据 自然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清华大学高嵩系主任一篇Natural短文之中,原为马尔文看到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