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央广时政:提防生存环境清淤 “一刀切”只不过的偏差理性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03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58
核心提示:搞环保整治能不能大搞“一刀切”?环保部的答案是“不”。近日,针对有些地方“一刀切”限制畜禽养殖的做法,环保部相关负责人就强调,“所谓‘一刀切’,从来就不是环保部的要求。”  这不是环保督察第一次直面“一刀切”问题。就在本月初,成都有群众

  搞环保整治能不能大搞“一刀切”?环保部的答案是“不”。近日,针对有些地方“一刀切”限制畜禽养殖的做法,环保部相关负责人就强调,“所谓‘一刀切’,从来就不是环保部的要求。”

  这不是环保督察第一次直面“一刀切”问题。就在本月初,成都有群众抱怨很多饭馆、洗衣店因环保督察来临而关门,成都市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对涉及污染企业分类处理,决不能简单一关了之。随后,山东淄博、海南海口也下发了类似的通知,严禁大搞“一刀切”。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不作为,对当地未批先建、手续不全、排污超标的企业疏于监管。等到环保督察组来了,又乱作为,将违法、合法的企业“一锅端”。这样的行为既违背了依法行政的要求,又影响了民众的日常生活,还损害了政府公信力,是标准的“懒政思维”。

  叫停“一刀切”,绝不是一件小事儿。“一刀切”反映了个别地方领导干部把环保督察看作是一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游戏,他们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用打招呼、发通知等临时性关停方式敷衍了事;简单粗暴地给所有企业贴上封条,还反映出这些领导干部把环保督察看作是一场“运动风暴”,以为刮刮风就结束了,并没有认识到“环保高压”将持续保持。环保督查采取的穿插执法、错时检讨、不定期抽查以及建立的“回首看”机制都是为了防止个别地方的“一时应付”。

  环保督察的目标从来不是“一棒子打死”,而是将那些阻扰执法的违法企业该叫停叫停,积极督促合法企业寻找突破口转型升级。因地制宜、科学施策,连续施压,促成转型。

  “最强环保督查”仍在继续,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组已进入下沉阶段,共有近3000人被约谈、问责,越来越多人的认识到,环境保护对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大好局面下,更应该警惕“一刀切”背后的错误思维,防止“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形发生。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央广时政:提防生存环境清淤 “一刀切”只不过的偏差理性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