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探测器风云变幻 民用天极行星遥感入轨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08  来源:仪器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26
核心提示:时事热点海水浮标、船舶、沿岸海洋观测站等传统观测手段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无法保证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相比之下,卫星监测可帮助获取更加精确的海洋、风场数据,为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研究提供依据。   7月5日,被誉为开启新征程的&ld
时事热点海水浮标、船舶、沿岸海洋观测站等传统观测手段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无法保证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相比之下,卫星监测可帮助获取更加精确的海洋、风场数据,为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研究提供依据。
   7月5日,被誉为开启新征程的“黎明星”风云三号E星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晨昏轨道卫星是指观测时间在早晨5点至7点之间的卫星,是风云卫星系列的又一力作。早在2017年11月6日至10日,第四届风云卫星发展咨询会对风云卫星的未来进行了探讨展望。
   风云三号E星设计寿命8年,配置11台遥感载荷,其中3台全新研制、7台升级改造、1台业务继承,是目前有效载荷数量和种类最多的卫星之一。风云三号E星装载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可形成高灵敏微光成像通道,动态范围达到7个数量级。此外,该卫星搭载微波湿度计、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微波温度计等继承性仪器以及风场探测雷达、双频双极化风场测量雷达、太阳辐射监测仪、太阳辐照度光谱仪等,监测风场、空间天气等。
   风云三号E星主要用于监测全球海面温度、冰雪覆盖、自然灾害,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获取数值预报应用需要的大气温度、湿度等气象参数,保障气象领域核心业务;开展太阳、空间环境及其效应、电离层数据监测,满足空间天气预报和保障服务的需求。   相比一般极轨气象卫星,晨昏轨道卫星可实现上午、下午和晨昏卫星三星组网观测,每6小时提供一次完整全球覆盖资料,有效提高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的精度和时效,南北半球预报精度提高2%至3%,洲际尺度的区域预报精度提高2%至10%。
   不仅如此,风云三号E星具有大气温湿度垂直探测、高精度海面风场精确探测、多能谱太阳观测、空间环境监测等多项能力,真正实现了“一星多能”。利用这种优势,E星可以在晨雾、台风、强对流监测和分析中开展独特应用。
   同时,风云三号E星实现全能谱太阳观测,通过3台不同载荷分别从光谱、成像、辐射总量等侧面对太阳进行同步观测,为科学家理解天气变化原因和地球气候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料。   世界气象组织在《2025年全球观测系统展望》中提出了建立上午、下午和晨昏轨道3颗卫星组网观测的概念。如今,我国发展晨昏轨道卫星,完善和丰富我国现有的现代气象业务观测体系,同时拥有上午、下午、晨昏轨道三轨道组网气象卫星,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气象事务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资料来源:环球网)
 
关键词: 卫星 观测 nbsp 风云 气象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探测器风云变幻  民用天极行星遥感入轨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