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31  来源:仪器信息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839
核心提示:地下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地下水属于隐性资源,如果被过度开发或者是没有进行可靠的保护,都有可能会使地下水遭受比较严重的污染。再加上,地下水资源的自净能力不强,一旦被污染,可能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能够恢复到原有状态,而且在恢复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一、地下水污染途径 城市地下水污染途径有很多,最主要污染源有化粪池、厕所、排污沟等。在城市郊区或者是农村地区,最主要污染源是使用城市污水或...更多 一、地下水污染原因 1、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倒灌 过度开发地下水,会打破沿海地区的地下淡水

地下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地下水属于隐性资源,如果被过度开发或者是没有进行可靠的保护,都有可能会使地下水遭受比较严重的污染。再加上,地下水资源的自净能力不强,一旦被污染,可能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能够恢复到原有状态,而且在恢复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一、地下水污染途径 城市地下水污染途径有很多,最主要污染源有化粪池、厕所、排污沟等。在城市郊区或者是农村地区,最主要污染源是使用城市污水或...更多


一、地下水污染原因

1、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倒灌

过度开发地下水,会打破沿海地区的地下淡水和海水的平衡状态,海水就会倒灌入淡水含水层,导致淡水变咸而无法饮用。

2、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工业污染对地下水的危害也是最大的。工业污染如果没有经过严格处理排入城市下水道、江河湖海或直接排到水沟,将导致地下水遭到化学污染。

3、农业污染

部分农业活动,如大量施肥、喷洒农药以及不合理的污水灌溉等,会给土壤带来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随着雨水向下渗透会使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高,引起大面积浅层地下水的水质恶化。

4、生活污染

由于基础设施和管制的不够完善,生活污水、垃圾直排的现象很普遍。这些生活垃圾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其溶出物会慢慢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的总矿化度、总硬度、硝酸盐和氯化物含量的升高,严重的话会造成病原体污染,进一步污染地下水。

地下水污染002.jpg

二、地下水污染现状

虽然我国不断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现有的技术还难以满足地下水环境保护的需求,当前我国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

根据国土资源部近期发布的《国土资源公报》显示,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共有4929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其中综合评价水质呈较差级的监测点为1999个,占40.6%,水质呈极差级的监测点为826个,占16.8%。主要超标组分为铁、锰、氟化物、“三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铵氮)、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等,个别监测点存在重金属项目超标现象。在这些监测点中,综合评价结果为水质呈优良级的监测点为580个,占全部监测点的11.8%,水质呈良好级的监测点为1348个,占27.3%,水质呈较好级的监测点为176个,占3.6%。其中水质综合变化呈稳定趋势的监测点有2974个,呈变好趋势的监测点有793个,占17%;呈变差趋势的监测点有910个,占19.5%。

三、地下水污染特点

由于地表以下的地层结构复杂,地下水流动非常缓慢,所以,地下水污染有着污染过程缓慢、不容易被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地下水一旦遭到污染,即使彻底解决了污染源,也得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复原水质。

地下水污染与地表水污染有一些明显的不同:

1、由于污染物进入含水层,而且在含水层中运动很缓慢,以至于污染是逐渐发生的,如果不进行专门监测,难以及时发觉;

2、当发现地下水污染后,污染源也难以确认,更重要的是地下水污染不易解决;

3、地表水在清除污染源之后,可以在较短时期内达到净化。而地下水,即便清除了污染源,已经进入含水层的污染物仍会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四、地下水污染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含有有害物质的地下水,喝了的话会使人中毒;含有病毒、病菌、微生物的地下水,喝了的话会使人生病,甚至死亡。

2、对工业的危害:工业生产中采用被污染的地下水,不但会腐蚀各种机械设备,而且会降低产品的质量,严重影响工业正常生产。

3、对农业的危害:用被污染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不仅会降低农用设备的耐用性,而且会使土壤恶化,改变土壤的性质,从而抑制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农作物死亡。

地下水污染001.jpg

五、地下水污染防治

1、在针对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上要以预防为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原则,既要积极治理现存的污染,防止地下水水质进一步恶化,保护饮用地下水的群众安全;更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以至于全面保护地下水资源。

2、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

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有计划地进行开发和利用有限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地下水资源,禁止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幅度,防止地面沉降,同时减少污水的下渗。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保持平衡,在控制地下水开采量的同时,应当采取措施对地下水进行回灌补给。

3、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同时加强地下水保护宣传力度。

严格执行我国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等法规,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执法力度,让所有人都能了解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

4、建立水质监测网并重点做好水质监测工作。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建立水质监测站网,完善地下水监测网,逐步建立和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设立地下水观测专用水井,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与分析预测服务系统。对重点污染地区进行重点监测,系统掌握区域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的污染发展变化及动态特征,为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提供及时、科学的依据。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