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研究攻关,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原子级精准控制的石墨烯折叠。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尺寸的石墨烯折叠,对构筑量子材料和量子器件等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成果今天(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
探索新型低维碳纳米材料及其物性是世界前沿的科学问题之一,相关研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目前在单原子层次上精准构筑和调控基于石墨烯的低维碳纳米结构仍存在巨大挑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首次实现了对石墨烯纳米结构的原子级精准按需定制的可控折叠,构筑出一种新型的准三维石墨烯纳米结构。
据了解,该研究成果是目前世界上最小尺寸的石墨烯可控折叠,高鸿钧院士讲到,经过折叠,这些新型的二维原子晶体材料,有可能由没有超导特性变为有超导特性,由无磁性变为有磁性,利用这些特性变化,可以去构造功能的量子器件,如量子计算等,对未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