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生态环境部发布《水华遥感与地面监测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9  来源:仪器信息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716
核心提示:91仪器信息网 政策标准水华是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指的是伴随着藻类骤然大量增殖而发生的现象。造成水华产生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人类活动:随着城市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 水华具有严重的危害性。首先,它会严重污染水环境,造成水中生物死亡;其次,许多藻类会散发出恶臭,对空气环境形成负担;水华爆发也会给供水造成影响,如蓝藻一类的有毒藻类进入食物链后,会危害人类健康。此外,水华还会直接或间接造成经济损失。更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某个水域发生了水华现象,该水域就
91仪器信息网 政策标准水华是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指的是伴随着藻类骤然大量增殖而发生的现象。造成水华产生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人类活动:随着城市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
  水华具有严重的危害性。首先,它会严重污染水环境,造成水中生物死亡;其次,许多藻类会散发出恶臭,对空气环境形成负担;水华爆发也会给供水造成影响,如蓝藻一类的有毒藻类进入食物链后,会危害人类健康。此外,水华还会直接或间接造成经济损失。更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某个水域发生了水华现象,该水域就可能经常性出现水华现象。
  也正是因为水华的不良影响是深远且多方面的,对水华进行监测就变得十分重要。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和指导我国淡水水体藻类水华监测和评价工作,2020年2月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水华遥感与地面监测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水华遥感与地面监测评价技术规范(试行)》规定了淡水水体蓝藻水华遥感监测方法、地面监测方法和水华程度评价方法等内容。该标准适用于我国淡水湖库水华监测、评价与管理,其他淡水水体的水华监测与评价可参考使用本标准,甲藻、硅藻及其他藻类水华监测与评价也可参考使用本标准。
  标准指出,采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开展水体的蓝藻水华监测的目的是,获得水体中蓝藻水华的空间分布位置,计算蓝藻水华面积及其所占水体面积比例,据此评价水华程度。此外,该标准还指出,除了运用遥感监测外,还需要通过实验室手工检测或便携式仪器快速检测的方式,获取监测水体水样中藻密度、藻类群落组成以及相关辅助指标监测数据,据此评价水华程度。
  《水华遥感与地面监测评价技术规范(试行)》将于2020年4月12日开始实施。相信该标准的落地,能为我国的水华治理工作带来更多便利。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
  相关资料下载:《水华遥感与地面监测评价技术规范(试行)》.pdf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生态环境部发布《水华遥感与地面监测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