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强化途径
金属材料的强化途径不外乎两个,一是提高合金的原子间结合力,
提高其理论强度,并制得无缺陷的完整晶体。例如,直径小到2μm,接
近于完善晶体的a-Fe晶须的抗拉强度,可达到理论强度值8240MPa。可
以认为这是因为晶须中没有位错,或者只包含少量在形变过程中不能增
殖的位错。可惜当晶须的直径较大时(如大于5μm),强度会急剧下降。
如a-Fe晶须直径为2~8μm时,强度下降到550MPa。而由一般方法制备
的Fe单晶,强度仅为41MPa。有人解释为大直径晶须在生长过程中引入
了可动位错,一旦有可动位错存在,强度就急剧下降了。目前,只有少
数几种晶须作为结构材料得到了应用。另一强化途径是向晶体内引入大
量晶体缺陷,如位错、点缺陷、异类原子、晶界、高度弥散的质点或不
均匀性(如偏聚)等,这些缺陷阻碍位错运动,也会明显地提高金属强度
。
事实证明,这是提高金属强度最有效的途径。对工程材料来说,一
般是通过综合的强化效应以达到较好的综合性能。具体方法有固溶强化
、形变强化、沉淀强化、弥散强化、细化晶粒强化、择优取向强化、复
相强化、纤维强化和相变强化等,这些方法往往是共存的。
(本文由上海光学仪器厂编辑整理提供, 未经允许禁止复制http://www.sgaaa.com)
合作站点:http://www.xianweij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