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医药市场稳步发展,截止到2019年,全球药品销售额达到1.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8%。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医药行业更是成为黄金赛道,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和资本的青睐。
全球药品销售额(单位:万亿美元)(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优势凸显
疫情之下,我国医药行业在股市中迎来戴维斯双击,截止去年年底,医药板块整体收益率达到68.46%,且大盘呈上升趋势,除此之外,横向对比其他行业,整体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
2020年医药板块走势复盘 (图片来源: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
其中,生物医药板块累计实现交易19.96万亿元,同比增长139.3%,占全部A股交易额的10.65%。从2020年全年医药细分版块的涨幅来看,生物制品和医药生物版块涨幅远超其他,行业优势凸显,其强劲的发展潜力也吸引着相关行业和资本的目光。
2020年至今医药细分板块涨幅排行(图片来源: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
中国生物制药市场蓬勃发展
得益于资本的不断加码,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一直稳步增长,2030年,市场容量预计将达7680亿美元。而我国对生物制药产业的重视度也与日俱增,政府不仅长期加大对生物制药的研发投入,还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生物制药的热度火速飙升,我国生物制药市场的规模达到3.57万亿元,后疫情时代下我国生物制药市场持续蓬勃发展,根据中产研究院的预测, 中国的生物制药市场规模将在2024年达到4.92万亿元。
中国生物制药市场规模及变化趋势(万亿元)(图片来源:中产研究院)
仪器国产创新替代正当时
生物制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增,逐渐吸引了众多跨国生物医药企的目光,并将中国设为全球重点战略市场,生物制药上游的仪器耗材市场订单快速增长,这也为仪器行业带来了更多机会。
借此东风,仪器的国产创新和国产替代又一次成为市场的焦点。早在2014年,国家药监局为鼓励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而先后推出器械“创新审批” 和“优先审批” 政策,缩短了创新和临床急需等医疗器械产品的上市时间,以期仪器的国产创新从数量上有所增加。
2014-2020年获得注册证的创新医疗器械(图片来源:CMDE,国元证券研究所)
国家政策长期鼓励仪器国产替代,但目前大部分生物制药仪器市场仍被赛默飞、安捷伦等国际巨头垄断,国内仪器企业的市场份额较低,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国产替代的空间十分广阔。在新冠疫情影响下,疫苗等生物制品供不应求,上游灭菌锅、培养箱、色谱填料等仪器和耗材需求量猛增,使得不少国产仪器和耗材抢占市场容量,加入生物制药的黄金赛道,这一方面是在疫情催化下的需求端驱动,另一方面也是生物医药企业对供给端产品质量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