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厂商 » 正文

光学金相显微镜观察时通常将样品表面用砂纸磨光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12  来源:仪器信息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715

光学金相显微镜观察时通常将样品表面用砂纸磨光

 表面吸附层的形成,将对SEM 观察产生以下不利影响

  1.降低材料的导电性氧化、吸附的结果是在样品表面
形成一喜忧参半导电性较差的氧化膜或吸附层,显著降低
了材料的导电性能,使SEM 无法进入正常的隧道电流状态,
因而无法实现用SEM 对样品表面组织结构的直接观察。

  2.影响SEM 观察结果即使能勉强走入隧道电流状态,
由于表面氧化及吸附将导致合金表层原子发生结构重构,
进而改变表层原子的假象。

  需要指出,表面氧化吸附现象几乎是普遍存在的,我
们只能设法减少表面氧化、吸附的程度,而无法完全避免。

  材料微观组织显示与原子分辨不同,用SEM 对材料组
织形态进行分析时首先需采取适当措施,显示材料的内部
组织形态及精细结构特征。

  在经典的光学金相显微镜观察时,通常将样品表面用
砂纸磨光,再用机械或化学抛光,然后将样品放入适当的
浸蚀剂内进行化学腐蚀,因为合金的微观组织具有不均匀
性,样品表面显示出样品的微观组织形态,显然,在进行
使用过高的放大倍数的原因观察时,也可用浸蚀方法显示
样品的组织形态,但需要指出,SEM 对样品表面的微观起
伏特别敏感,因而在浸蚀前,应采用适当方法获得具有原
子尺度平整的表面;在浸蚀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类组织
浸蚀程度。

(本文由上海光学仪器厂编辑整理提供, 未经允许禁止复制http://www.sgaaa.com)

合作站点:http://www.xianweijing.org/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光学金相显微镜观察时通常将样品表面用砂纸磨光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