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厂商 » 正文

液晶检测图像体视显微镜M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15  来源:仪器信息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1046

(版权由上海光学仪器厂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复制,转载注明我厂网址http://www.sgaaa.com)

液晶检测图像体视显微镜M-10LCD-植物学常识

液晶简介

液晶 (liquid crystals) 就是同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与晶体的排列
秩序性介于液相与固相之间的另一相,其秩序性比液体高而比晶体
低。在液晶相时其分子分散性和液态时的分子较为相似,但同时却又
保有一定程度的排列方向及位置秩序。通常可以利用晶体转变为液晶
的潜热值(latent heat)来得知液晶分子秩序排列程度。ㄧ般而言,由结
晶相转变成液相的潜热值约为 250 (J/g)。相较于此,液晶相转变为液
相时的潜热值明显小了很多,一般约 5 (J/g)。因为液晶是介于固体与
液体之间的一种相,其分子间的少量秩序性使其拥有像一般晶体相似
的物理及电磁特性,同时也有着液相时的流动性,有别于一般物质的
三相,故常称之为物质的第四相。

液晶发现的历史可追溯到西元 1888 年奥地利植物学家 Reinitzer
观察安息香酸胆固醇时,发现此物质在 145℃溶解后却成为混浊状,
当温度上升至 179℃时又突然变回透明之液体。隔年(1889 年)
Reinitzer 就将样品交给当时对相转移及热力学相当有研究的德国物
理学家 Lehman 作分析研究后认为,此物质呈混浊不透明状时具流
动性,且在直交的透镜下呈光学异向性,即具有双折射性质(birefringence)
于是液晶最早的代名词 ”crystalline liquid” (有组织配向性的液体),
首度出现于世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液晶检测图像体视显微镜M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