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厂商 » 正文

电导率的测量原理介绍_91化工仪器网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02  来源:仪器信息网  作者:Mr liao  浏览次数:927
核心提示:电导率的测量原理其实就是按欧姆定律测定平行电极间溶液部分的电阻.但是,当电流通过电极时,会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改变电极附近溶液的组成,产生 极化 现象,从而引起电导测量的严重误差.为此,采用高频交流电测定法,可以减轻或消除上述极化现象,因为在电极表面的氧化和还原迅速交替进行,其结果可以认为没有氧化或还原发生.电导率仪由电导电极和电子单元组成.电子单元采用适当频率的交流信号的方法,将信号放大处理后换算成电导率.仪器中还配有与传器相匹配的温度测量系统,能补偿到标准温度电导率的温度补偿系统、温度系数调节系统

电导率的测量原理其实就是按欧姆定律测定平行电极间溶液部分的电阻.但是,当电流通过电极时,会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改变电极附近溶液的组成,产生 极化 现象,从而引起电导测量的严重误差.为此,采用高频交流电测定法,可以减轻或消除上述极化现象,因为在电极表面的氧化和还原迅速交替进行,其结果可以认为没有氧化或还原发生.

电导率仪由电导电极和电子单元组成.电子单元采用适当频率的交流信号的方法,将信号放大处理后换算成电导率.仪器中还配有与传器相匹配的温度测量系统,能补偿到标准温度电导率的温度补偿系统、温度系数调节系统以及电导池常数调节系统,以及自动换档功能等.

一、电极
 引起离子在被测溶液中运动的电场是由与溶液直接接触的二个电极产生的。此对测量电极必须由抗化学腐蚀的材料制成。实际中经常用到的材料有钛等。由二个电极组成的测量电极被称为尔劳施(Kohlrausch)电极。
 电导率的测量需要弄清两方面。一个是溶液的电导,另一个是溶液中1/A的几何关系,电导可以通过电流、电压的测量得到。这一测量原理在当今直接显示测量仪表中得到应用。 而 K= L―A
A――测量电极的有效极板
L――两极板的距离

 这一值则被称为电极常数。在电极间存在均匀电场的情况下,电极常数可以通过几何尺寸算出。当两个面积为1cm2的方形极板,之间相隔1 cm组成电极时,此电极的常数K=1cm-1。如果用此对电极测得电导值G=1000 S,则被测溶液的电导率K=1000 S/ cm。
 一般情况下,电极常形成部分非均匀电场。此时,电极常数必须用标准溶液进行确定。标准溶液一般都使用KCl溶液这是因为KCl的电导率的不同的和浓度情况下非常稳定,准确。0.1 mol/l的KCl溶液在25℃时电导率为12.88mS/CM。
 所谓非均匀电场(也称作杂散场,漏泄场)没有常数,而是与离子的种类和浓度有关。因此,一个纯杂散场电极是zui糟糕的电极,它通过一次校准不能满足宽的测量范围的需要。
二、电导率测量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电导率测量系统包含一支电感式或电导式测量电极,电缆和测量仪表。电导电极与pH电极不同,由于它是机械性能稳定的材料制成的,所以不需要特殊结构件进行保护。选择电导电极时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1、电极的测量范围
2、测量的形式,电导式还是电感式。在使用电导式电极时,要选择合适的电极常数 K
3、温度
4、与机械结构有关的压力
5、耐化学腐蚀性
6、安装结构(螺纹、法兰、三夹头连接等)
 所有测量电缆都必须屏蔽。特别对于电导式电极(此种电极与被测溶液有直接接触),在电导值高于100 mS时,要考虑电缆长度和电缆横截面面积的影响,这是因为电缆的处在测量回路中)。
 测量仪表则要将测出的电阻值换算成西门子单位并且还要排除前面讲到的各种干扰因素,如温度, 值等影响,从而给出正确的电导率值。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读专业资讯

 
 
打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电导率的测量原理介绍_91化工仪器网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